如果把企业比作一辆汽车,供应商管理和渠道管理就像它的前后车轮——一个负责稳定输入动力,一个负责高效输出动能。两者看似方向不同,却共同决定了企业能跑多快、跑多远。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两个常被混淆的概念,以及如何让它们协同发力。
一、供应商管理:企业的“后勤指挥官”
什么是供应商管理?
简单来说,供应商管理就是企业挑选“靠谱队友”并长期合作的过程。从筛选原材料供应商、谈合同价格,到跟踪交货进度、评估合作质量,这一整套流程决定了企业能否获得稳定的“粮草供应”。比如手机厂商管理芯片供应商时,既要确保芯片按时到货,还得控制成本、保证良品率。
核心价值体现在哪儿?
不断供:避免生产线因缺料“卡壳”
少花钱:通过批量采购、长期合作降低采购成本
保质量:建立质检标准,把问题挡在生产线外
常见难题
很多采购经理都遇到过这种情况:合作时供应商拍胸脯保证“随时有货”,真要下单时却说“要等两个月”;或者送来的原材料抽检不合格,导致整批产品返工。这些问题的背后,往往是因为缺乏系统化的供应商评估和实时沟通机制。
二、渠道管理:打通销售的“最后一公里”
什么是渠道管理?
如果说供应商管理是管“进货”,渠道管理就是管“卖货”。它关注的是产品如何通过经销商、零售商等渠道触达消费者。比如饮料品牌既要管理超市、便利店等传统渠道,也要开发直播带货等新渠道,同时防止不同渠道之间打价格战。
为什么重要?
卖得快:通过更多销售网点扩大市场覆盖
卖得好:统一价格和服务标准,维护品牌形象
赚得多:利用数据调整热销区域供货策略
现实痛点
某服装品牌曾遇到过“冰火两重天”:北上广经销商抱怨库存积压,三四线城市却总断货;还有经销商偷偷跨区域窜货,把标价599元的羽绒服以499元在其他地区销售。这些乱象暴露了传统渠道管理的盲区——缺乏实时数据监控和防作弊手段。
引申阅读:CRM资讯DMS渠道管理解决方案
三、供应商VS渠道管理:看似相似,实则不同
虽然两者都涉及外部合作伙伴管理,但核心差异就像“买菜”和“卖菜”的区别:
管上游还是管下游
供应商管理盯着供应链源头(比如手机厂管理屏幕供应商),渠道管理则面向消费者端(比如手机厂管理线下体验店)。目标不同
供应商管理追求“稳”(别断供、别涨价、质量别翻车),渠道管理追求“广”(多点销售、多卖货、别乱价)。风险差异
供应商出问题可能直接导致停产(比如疫情期芯片短缺),渠道出问题则可能导致市场混乱(比如经销商恶性降价)。
四、协同秘诀:用一套系统管好两头
企业最怕“顾头不顾尾”——供应商拼命供货,渠道却卖不动;或者渠道疯狂接单,供应商产能跟不上。这时候就需要像CRM资讯DMS这样的系统来当“连接器”。
对供应商管理:
自动匹配优质供应商,比人工筛选效率提升3倍
实时追踪订单进度,交货延迟自动预警
给供应商打“绩效分”:交货准时率、质检合格率一目了然
对渠道管理:
设置“电子围栏”,窜货自动报警(比如A省货出现在B省仓库)
实时查看全国门店销量,爆款区域自动补货
返利计算自动化,避免人工核算出错引发纠纷
真正的杀手锏:数据打通
当系统发现华东地区渠道销量增长20%,会同步提醒供应商提前备货;当某供应商原材料涨价时,系统能快速测算对渠道终端价的影响。这种“供应商-企业-渠道”的数据闭环,让库存周转速度最高提升50%。
五、真实案例:从“互相拖后腿”到“双赢”
某家电企业曾陷入恶性循环:生产部抱怨“供应商交货太慢”,销售部反击“渠道压货太多卖不动”。接入CRM资讯DMS系统后:
供应商侧:根据历史数据预测需求,提前3个月锁定电容、电机等关键件产能
渠道侧:通过热力图分析,把库存从积压的东北调往需求旺盛的华南
结果:采购成本下降12%,渠道销售额提升28%,原本对骂的部门开始共享数据看板
结语
供应商管理和渠道管理就像企业的左右手——一手控成本保供应,一手拓市场促增长。而CRM资讯DMS系统相当于给这两只手装上了“智能手套”,既能实时感知风险,又能精准发力。如果你的企业还在用Excel表格管理供应商、靠微信群催渠道报表,是时候体验一次“从互相扯皮到自动协同”的升级了。
您可能关注:[免责声明]如需转载请注明原创来源;本站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网络编辑,如存在版权问题请发送邮件至416782630@qq.com,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。非原创标注的文章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CRM资讯立场。
CRM资讯DMS系统是一款可以满足医疗器械、企业服务、软高科、装备制造业、贸易行业等领域的渠道管理及业务流程管理平台,覆盖PC端+APP,将多端数据打通并同步,并且基于渠道管理,实现连接内外各业务环节的人、财、物、事的管理,打造一站式业务管理平台,并且对接钉钉、企业微信等,支持定制开发,可私有化部署。咨询合作和了解系统可联系客户经理 15558191031(微信同号)。